在惠州市惠城區,惠州市銀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銀農科技”)的除草劑生產車間內,幾個機械吊臂揮舞,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。在二樓的控制室內,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運行狀況及運行參數。
一袋袋“小清新”風格的殺菌劑,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一字排開,隔壁催單的電話鈴聲一直沒停。在疫情之下,銀農科技憑借著自動化技術率先復工復產,實現逆勢增長;憑借著技術創新和品牌優勢,今年5月推出的新產品“銀泰?!鄙鲜袃H3個月,銷售額就突破千萬元。
“這個除草劑生產車間的整條生產線無需人工操作,甚至可以關燈運行,也就是俗稱的‘黑燈工廠’?!便y農科技董事長錢炫舟說。
毫無氣味、潔凈規范、沒有工人……走進銀農科技的另外兩個車間——液體農藥制劑車間、固體農藥制劑車間,自動化生產也是標配。
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很多制造業企業都遭遇生產難題,工廠停工、工人隔離、生產線閑置……不少傳統制造業受到較大沖擊。提前布局自動化、智能化生產的銀農科技,展現出獨特優勢。
高度的自動化、智能化使得銀農科技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受的影響較小?!白畛跏艿浇煌ü苤?、物流停滯的影響,但工廠生產幾乎沒有影響?!卞X炫舟說。銷售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,今年上半年,銀農科技銷售額同比增長15%?!叭ツ旯句N售總額為1.8億元,我們有信心3年內銷售額突破5億元?!?/p>
早在2012年,銀農科技投入大量資金,實現了絕大部分環節自動化生產,僅投料和包裝兩個步驟仍然需要人工操作。銀農科技建立業內首家最先進DCS(分布式控制系統)自動化生產線及MES信息控制系統,2018年底“黑燈工廠”投產。
“銀農科技是全國首家全面實現自動化生產的農藥制劑企業?!卞X炫舟表示,從投料到包裝全面實現自動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,產能、質量穩定性高,不同批次農藥性能指標基本恒定,而且自動化改造后人工大幅縮減,同時解決季節性用工荒問題,還能大幅減少人工操作失誤。
在與記者交談時,錢炫舟接到了2個臨時增加訂單的電話,均委婉拒絕。原來,銀農科技為保障品質,每個產品從投料到包裝均獨立專線生產,一條生產線只做一款產品,避免交叉污染的風險。
近期,華南理工大學與銀農科技合作,設立華南理工大學教學實習基地及華南理工大學就業創業實踐基地,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。
從2003年的初創,到2009年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再到國家發改委核定的農藥制劑生產定點企業。銀農科技后來居上的秘訣在于創新。一直以來,銀農科技對標國際巨頭,與國內科研院校保持緊密的技術合作,致力于將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。
這從企業人員結構可見一斑:總共160余名員工,其中研發人員約40名,一線名。目前,銀農科技每年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7%,擁有17項專利技術。
“目前,高效的高端農藥產品市場幾乎被跨國公司所壟斷?!卞X炫舟說,部分農藥工廠制造的產品良莠不齊,拉低了同類產品的整體品質和信譽,破壞了市場生態?!般y農科技旗下產品只有十幾個,不在多而在精開云電競官方網?!?/p>
今年5月,銀農科技推出的殺菌劑新品——“銀泰?!?,在短短3個月內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大關?!爱a品使用國際化工巨頭——巴斯夫的吡唑醚菌酯原藥進行生產開云電競官方網站,采用全球領先的干懸浮制造工藝精制而成?!卞X炫舟介紹,高達99%的懸浮率,讓藥劑在使用過程中噴灑出的藥液濃度高度一致,能夠均勻沉積在作物表面,更好地發揮藥效。
去年底,由來自中山大學、華南農業大學、廣東工業大學、中化國際、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的9位行業教授、專家,嚴格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和程序,對銀農科技項目進行全面審核評價。其中,銀農科技4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、3個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。
市場回饋是對技術創新最好的肯定。銀農科技最“長壽”的殺蟲劑產品“農舟行”,暢銷十多年;暢銷榜排名第2的殺菌劑“農精靈”,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。
“我們不跟國內同行打價格戰,但我們的價格肯定低于國外品牌,力爭效果超過國外品牌?!卞X炫舟說。
銀農科技寧愿減少產能、放棄訂單開云電競官方網站,也要保證品質,一條生產線只做一款產品,避免因同時生產多種產品導致交叉污染的風險?!叭绻瑫r生產多種產品、全年滿負荷運作,企業年產值可達10億元?!痹阱X炫舟看來,做產品應該先有品質,才有品牌。
在創業初期,錢炫舟曾走訪過多家國內農藥工廠?!爱敃r國內制劑市場產品單一,一些工廠生產現場煙霧繚繞、一片狼藉,彌漫著臭味?!卞X炫舟感慨,更有甚者,部分商家為了追求利潤,把母液進行“二次加工”做成產品,以次充好,“部分農藥工廠制造的產品良莠不齊,拉低了同類產品的整體品質和信譽,破壞了市場生態?!?/p>
“農藥制劑在農業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到10%,即便用貴價貨,成本提高也不過13%,這就是農戶更愿意買貴價貨的原因?!?/p>
縱觀其發展歷程,質量管理貫穿于始末。當不少同行是“小作坊”式生產時,銀農科技選擇布局自動化設備;在同行拼價格、拼數量時,銀農科技堅持“品質為王”;當微乳劑實驗因種種困難被業界擱置時,銀農科技走上漫長而“燒錢”的研發之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