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要高質量發展,首先要企業高質量發展。南都記者日前從中山市科技局了解到,為了幫助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,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今年該局探索出企業研發管理“五有”模式:上門輔導有專人,科研管理有專員,研發需求有專家,研發過程有專檔,政策解讀有專班。一套組合拳下來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(以下簡稱“高企”)申報工作取得實效,今年中山共有1039家企業申報高企認定,同比增長10.2%。
近日,一支科技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,走進中山勁云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技術專家溫賀平登錄高企申報系統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預評審,提出了成果轉化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問題,給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現場輔導,從評審角度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?!皩<业囊庖姺浅<氈?,我們還來得及重新整理材料,對申報更有信心”,該企業負責人對這樣的服務方式表示贊許。
對于以工業立市的中山而言,要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,重點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而引導、鼓勵科技企業開展高企認定,就是促進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。
如何才能順利通過高企認定?市科技局高新科相關負責人介紹,有幾個核心要素必須達到:按照企業規模研發投入需要占同期銷售收入一定比例,3年內有一定數量的科技成果開云電競官方網站,有自主知識產權,包括發明專利、實用新型專利、軟件著作權等?!斑@需要企業真正重視科研,切實有投入,而且通過長期的積累,能拿得出成果?!鄙鲜鲐撠熑吮硎?,對于企業來說,通過高企認定可以享受稅收優惠、認定補助、研發費后補助等相關政策,也能調動起企業的積極性。
2020年,中山市高企總量在全省排名第5。如何實現樹標提質和高質量發展?“一個現實情況是,中山以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”,上述負責人介紹,有的企業沒有負責研發管理的專員,有的企業涉及研發的財務、檔案管理不夠規范,這樣即便有創新成果,也可能因為管理疏忽,影響到高企認定。
為了全面解決這個問題,今年來,市科技局探索出企業研發管理“五有”模式,通過一整套措施,推動企業研發管理規范化建設。
高企申報認定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,“一次申報往往要準備幾百頁甚至上千頁的材料,中小企業經驗不足,人手較少,對整個流程可能存在不少疑問”,上述負責人介紹。為了打通政策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,從今年5月份開始,市科技局組織黨員志愿者、中山協同創新網科技和市級技術及財務專家組成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,走進企業上門服務,詳細介紹政策并為企業“把脈”。截至9月27日,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共走訪300家科技型企業。
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中一個有力的支撐是專家成員,也就是“研發需求有專家”。目前,中山已經建立起全市高企服務專家團,共有省市專家128人,其中財務專家67名、技術專家61名?!皩<叶加泻軓姷臉I務知識,有的直接參加過評審,通過定向指導,有助于提高高企評審通過率”,中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。比如上述中山勁云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今年通過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的專家指導,已經成功通過市級初審并被推薦參加高企評審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上門送服務,中山市科技局還借助專家庫,舉辦高企認定培訓會,專家“面對面”預評審活動,服務、輔導企業參與高企申報。從今年3月份開始,中山市科技局連續舉辦9場高企認定申報培訓會,共1200余家企業參訓。
與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市科技局聚焦LED燈飾、家具制造、五金制品、白色家電等中山傳統產業,分行業開展高企認定申報培訓會。
“過去不少傳統企業對高企申報認識不足,以為只有新興產業有機會,與傳統制造業關系不大”,上述負責人介紹,為了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今年中山市科技局專門邀請省相關行業技術專家,就行業發展方向、技術創新路徑和知識產權布局等內容,進行專題輔導培訓會,提高傳統行業高企申報的企業數量。
在研發管理規范化建設中,另外三項制度是:企業科研管理有專員、研發過程有專檔、政策解讀有專班。
據介紹,目前,“送政策”服務小組走訪的企業都已經明確了研發管理專員,跟進企業研發規范化建設、科技創新政策落實以及科技項目申報工作;明確企業研發過程專檔要求,貫穿企業研發項目的立項、預算、申報、項目實施、研發費用支出、研發費用歸集和核算、驗收與總結、專利管理等內容。
在政策解讀方面,中山市科技局編印了《中山市科技創新政策匯編》《中山市技術合同登記一本通》“政策指南針”“中山市科技局政務服務網政策解讀專欄”等,還制訂了政策解讀短視頻,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,幫助企業讀懂最新科技政策。
通過一系列措施,今年中山市高企申報工作取得實效:中山市科技局共組織1039家企業在系統填報高企認定申請開云電競官方,比2020年同比增長10.2%;經過形式審查、鎮街推薦和專家預審,共推薦997家企業參加高企評審,同比增長9.3%。